出版日期:2018年03月16日 星期五  今日天气: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默认
生命支持的新希望:体外膜肺氧合(ECMO)
——我院ICU团队再次成功救治两例ECMO患者


新年伊始,我院ICU的ECMO团队成功赴外院实施ECMO治疗并转运至医院救治2例重症肺炎病人。

2例ECMO患者均是ICU主任龚仕金春节期间赶赴外院会诊时收住入院的,确诊患有重症肺炎、ARDS(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有行ECMO辅助治疗指证。我院ECMO团队主力胡伟航、刘秉宇,张慧娟、张海燕、宋佳火速赶往患者所在医院,与龚仕金主任会合,在当地医院ICU紧急行ECMO置管、运行。待病情相对平稳后,经家属知情同意,分别经过2小时和1.5小时从余姚人民医院和绍兴第二医院将ECMO患者平稳、安全地转入我院。这显示了我院年轻的ECMO团队正在走向成熟。

2例ECMO患者病情极其危重,均有多种慢性疾病及合并疾病,其中1例合并急性心肌梗塞,治疗过程多次出现问题和困难。为了患者早日脱离危险期,龚仕金主任每天组织病情分析讨论,制定治疗方案,主管医生胡伟航、刘秉宇无眠无休看护患者,ICU三位护士长及张慧娟、张海燕等专科护士组成24小时特护队伍,全力保障患者的安全。

在严静院长的指导下,在ICU医护团队的精心救治下,在外科尤其血管外科、放射诊断科、输血科和药剂科的通力合作下,终于度过了最艰险的时期,使患者转危为安。这两例成功救治的病例,不仅体现了我院ICU医护团队敬业奉献的精神以及ECMO团队技术水平的提升,更是医院多学科协作救治模式的价值体现。领导的关心、多学科的协作,是ECMO团队的坚强后盾,同时也鞭策着ECMO团队为提高医院危急重症病人救治水平继续努力。

目前我院ECMO团队技术水准处于省内领先地位,技术上已达到在20~30分钟内完成紧急ECMO安装,从而为患者心肺功能的恢复以及进一步的综合治疗赢得时间。未来,期望ECPR(体外心肺复苏术)技术能够像CRRT(连续肾脏替代疗法)、IABP(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等技术一样成为救治患者的有效治疗手段。

【ECMO的知识链接】

ECMO简介

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又称叶克膜、体外维生系统,最早于1972年开始应用临床,现已成为一种抢救重症心肺疾患病人的有效治疗手段。其原理为通过离心泵(人工心脏)引流病人的静脉血至体外,经膜肺(人工肺脏)气体交换后,将氧合血送回病人体内。简而言之就是使用人工的心脏和肺脏,实现体外供氧,抢救危重患者。ECMO是代表一个医院,甚至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的危重症急救水平的一门技术。

ECMO模式和适应症

1、VV(静脉-静脉)模式(见图1):通过股静脉插管从右心房将血引出,从颈内静脉将氧合血送回右心房。在自身心肺前端串联了一套人工心肺,右心和肺动脉流动的是氧合血(动脉血),适用于肺功能损伤,对心脏无支持作用。适应症包括:急性呼吸衰竭、ARDS、肺移植、吸入性胎粪肺炎症候群及先天性膈疝等。

2、VA(静脉-动脉)模式(见图2):通过股静脉插管从右心房将血引出,从股动脉将氧合血送回体循环。同自身心肺呈并联关系,对心肺同时进行支持。适应症包括:暴发性心肌炎、急性心肌梗死后心源性休克、心脏手术后心源性休克、心肌病、急性肺栓塞引起的右心衰及肺动脉高压危象等。

体外心肺复苏术(Extra-Corporeal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ECPR)

ECPR即ECMO辅助下进行CPR,是目前ECMO中技术要求最高的。众所周知,常规CPR由于复苏过程中缺氧以及心脏、大脑等重要脏器的灌注不足不能维持基本的代谢需要,同时复苏后全身缺血再灌注导致的继发性损伤,致使重要器官的功能不可逆转,所以患者最终无器官损伤的存活出院率很低,国际上报道一般在13%~18%之间,国内约1%~12%,也就是说很少有心肺复苏后完好无损出院的患者,而CPR时间超过15min仍未复苏的患者则更低。ECMO最大可以辅助7L/min流量,即使自主循环和呼吸尚未恢复,ECMO提供的血供和氧供亦能满足维持生命的要求。近年,台大医院等医疗机构的随机研究显示与常规CPR相比,ECPR患者30天及1年的生存率显著增加。ECLS组织(全球ECMO病例数据汇总、统计及发布机构)2017年7月公布的数据,成人完全康复出院率达28%,CPR成功率提高了约一倍。

ECMO远途转运

由于ECMO治疗(上下机与管理)技术要求极高,需要专门的高水平的医护团队,因此ECMO患者往往需要转运至有管理能力的ICU进行治疗。但这类患者的心肺功能基本依赖ECMO,故远途转运是非常危险的,也有转运途中死亡的报道。目前浙江省内也仅有少数几家中心能进行转运,这也是成熟ECMO团队的标志之一。

转运前需5-6小时的准备。这阶段主要包括转运车车载设备的检查及与家属转运风险的沟通。ECMO患者离开设备齐全的ICU进入方寸之间的120,对设备及团队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ECMO和转运呼吸机工作均需要氧气,因此气源需要充足,通常为常规气源的1-2倍,同时需要为保证ECMO、呼吸机、监护仪、微泵及吸痰器等仪器设备正常工作需要的足够电源插座。然后检查急救箱中的抢救药品是否齐全。此项检查一定是ECMO团队人员分项进行查验,最后汇总,最大限度确保途中运行安全。转运车准备工作就绪后,确定ICU与120车之间的转运线路,最后ECMO团队医生需要充分告知家属,ECMO患者转运途中严重依赖人工心肺,比传统转运风险明显增加。只有家属充分了解风险,征得家属同意,才能下达转运指令,同时通知接收的重症中心做好迎接患者的准备。

转运途中分工需要细致、明确。一名医生监管ECMO机器,观察膜肺是否发生血栓,离心泵运行是否正常,随时做好使用手摇柄代替离心泵进行工作的准备。一名医生监管呼吸机及气源,确保呼吸机运行正常及气源充足。一名护士监管微泵和输液,确保肝素、血管活性药物和液体输注正常。一名护士监管监护仪和吸痰器,随时充分吸痰,确保气道通畅。必要时,还需进行ACT检测,了解凝血情况。

离中心10-20分钟车程时的准备。再次通知接收的重症中心做好迎接患者准备,同时需要一名呼吸师携带转运呼吸机、一名护士携带氧气钢瓶及数名医护人员在120下车处集合等待ECMO患者的到来和安全转运至病房。

多学科合作是ECMO治疗成功的保证

ECMO救治危重患者是多学科合作(MDT)运作的典范。因为ECMO体现了一家医院对复杂重症患者的综合救治能力,包括对原发病与并发症的诊断和处理。除ECMO团队24小时不间断的监测治疗外,还需要输血科、外科尤其血管外科、介入科、放射科和药房的积极配合与支持。以ICU为主的多学科合作是管理该类病人的特征。

ICU胡伟航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默认
© 红五星(杭州)数字文化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 0571-85358819
© Copyright 2017 浙ICP备0901949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