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日期:2017年09月25日 星期一  今日天气: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默认
秋冻有约,谁能赴约?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时下正是白露走向秋分的时节,秋气渐浓,养生金句“春捂秋冻”又该适时、合理地利用起来了。

中医讲究天人合一,夏转秋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因而人也要随之慢慢调整,以逐步适应自然界的变化。初秋尚热,没有秋冻的机会,仲秋凉而不寒,是“秋冻”的好时期。所谓“秋冻”,是指秋凉之时,不要着急添厚衣,适当地冻一冻。秋冻,是符合秋季收敛的养生需要:中医认为,“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冻一冻,避免了多穿衣服产生的身热汗出,阴津伤耗,阳气外泄,顺应了秋天阴精内蓄、阳气内收的养生需要。适当冻一冻,可以刺激神经功能兴奋,增强人体抵抗力,是预防疾病的自我保健良法。但“秋冻”不应只局限于秋凉少穿点衣服,更要加强运动锻炼,切忌只想着“冻”而不“动”。适当加强体育锻炼以促进血液循环,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和新陈代谢能力,进而从根本上增强人体的耐寒能力。无论何种锻炼,都应注意切勿搞得大汗淋漓,当周身微热、尚未出汗时即可停止,以保证阴精的内敛,不使阳气外耗。

虽说“春捂秋冻”是一条经典的养生保健要诀,有其科学性及可行性,但还是需根据个人的体质和适宜感觉来实行。一般来说,平和体质、偏内热体质耐寒能力相对较强,适合“秋冻”。

“白露秋分夜,一夜凉一夜”,秋冻养生有约,以下几类人就不太适合赴约这种保健方法了。

1.心血管疾病患者:冷空气刺激可以导致血管痉挛,最终诱发急性心肌梗死及心绞痛等后果。

2.脑血管疾病患者:当气温、气流等气象变化剧烈时,可引起血压升高,心、脑负荷加重,脑部缺血缺氧。尤其是老年人对外界环境变化适应差,很容易发生中风。

3.消化道溃疡病患者:秋季至次年早春,都是溃疡病的高发季节。

4.糖尿病患者:此类患者局部供血较差,如果血管一下子受到冷空气刺激,很容易发生血管痉挛,使血流量进一步减少,易引起组织坏死和糖尿病足。

5.阳虚体质气血不足、怕冷、血液循环不良,不适合“秋冻”,否则容易受凉感冒,或引发原有疾病。

6.体质较弱的老人和儿童、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哮喘病患者和关节炎患者等人群都不适合“秋冻”。

仲秋天气凉而不寒,是耐寒训练的好时机,然而深秋时冷空气来袭,气温急剧下降,若再一味强求“秋冻”而不及时增衣保暖,就会适得其反。即使适合秋冻的人群如果感觉到冷而非凉,甚至开始打喷嚏、鼻塞,就要终止秋冻,适当添衣了,不然就得不偿失了。

中药房 杨真晖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默认
© 红五星(杭州)数字文化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 0571-85358819
© Copyright 2017 浙ICP备0901949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