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日期:2017年02月25日 星期六  今日天气: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默认
学会分辨朋友圈里的“中医”

俗话说“今冬进补,来年打虎”“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春节期间,出门在外的子女都想着怎么给父母置办年货,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给父母买补品,为老人保健康,但是买什么?怎么补?事实上,很多人养生知识的获取渠道并不正规。

近几年流行起来的微信朋友圈成了一些“中医”养生文章的主要宣传阵地,也成了一部分人养生知识的获取渠道。那么问题来了,朋友圈里的“中医生”靠谱吗?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无论对错都争相转发,或多或少地影响着一部分人的健康理念。为了正本清源,避免更多的百姓被误导,我们一起来看看如何分辨朋友圈里的伪中医。

首先,这类文章派头都很足,常常冠以“科学家”“名医”“老中医”等名义,使得普通老百姓对文章内容的真假没什么辨识力,轻易信服文章里面的观点。最可怕的是,有些文章甚至让人认为什么病都是小事,光在家吃大蒜或跳健康操就能治好,生病了也不去正规医院就诊,有慢性病也不遵医嘱吃药。这类信众一般以中老年人为主。前些日子,就有新闻报道“老人有病不吃药,花32万购买保健品,最终在推销现场去世”。而类似针对老年人的保健品骗局早已屡见不鲜,都是利用了老年人渴望健康,又容易被PS等现代技术蒙骗的弱点,因此老年人是一个极易深陷医疗骗局的群体。

其次,这类文章大多宣称有奇效,几乎没有治不了的病,多喜欢夸大其词,如“太神奇了!日本名医30年心血发明一套操,7天让血管回春!”又比如“科学家发现:一味中药48小时可杀死98%的癌细胞,转发吧”等等。这种文章不管什么病,只需要“一招”“一副药”“每天3分钟”“只要7天”就能轻松治好。假如疾病都可以如此办法轻松解决,还要医生做什么?

第三,这类文章经不起推敲,其实只要稍微用点心,谣言便不攻自破。这些文章大多出现在中老年人的朋友圈里,比如“西瓜和桃子不能一起吃!速转!多转一次多救人一命!”为了说服长辈,证明文章里的观点是假的,有年轻人当着长辈的面吃了西瓜和桃子,谎话便经不起推敲了。

最近新闻上还说杭州某女士听朋友说相思豆可以增强免疫力,于是把手串上的相思豆放了颗到粥里,结果中毒进了急诊室抢救,所幸豆子没有嚼碎保了一命。急诊科收治的植物中毒患者中,类似的还有如乌头碱,曼陀罗,马兜铃中毒等,这种都是误听了传言或未考证过的医学知识而酿成的惨祸。所以,大家在朋友圈转发科普文章时一定要慎重,尽量选择正规医疗机构发布的健康保健消息,以免对他人造成不良影响,同时还可以去正规医院咨询医生,或者关注正规的健康报刊,如《健康报》《中国中医药报》等。中药房  杨真晖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默认
© 红五星(杭州)数字文化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 0571-85358819
© Copyright 2017 浙ICP备0901949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