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山海”刚柔并济
我院与嵊泗县签订柔性引才协议
“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嵊泗县的老百姓有获得高质量医疗服务的权利,在‘山海’提升工程的大背景下,我院将全力帮扶嵊泗县人民医院(我院嵊泗分院),希望嵊泗老百姓不出嵊泗,也能享受优质的医疗服务。”11月17日,我院院长陈军在嵊泗县调研并与嵊泗县签订柔性引才协议时表示。在陈军带队之下,我院副院长宋柏杉,院长助理、心血管内科主任唐礼江,科教部主任、ICU(二)主任蔡国龙,骨科郝毅主任医师(退休),肿瘤内科刘杏娥主任医师(退休)以及相关职能科室负责人来到嵊泗分院,实地调研,开展义诊,并签订了柔性引才协议。
刚柔并济
全面推进“山海”提升工程
2021年4月22日,我院与嵊泗县人民政府签订合作办医细化协议,迈出“山海”合作第一步。2021年5月9日,我院专家团队抵达嵊泗分院,全面重点建设并管理医院,根据《浙江省医疗卫生“山海”提升工程合作框架协议》“3342X”能力提升要求,充分发挥在专业技术、学科建设、人才队伍、卫生管理等方面的优势,经过半年努力,稳步有效提升嵊泗分院合作学科的能力和水平。
目前我院已有15人次专家派驻嵊泗分院,此次,我院与嵊泗县的“山海”提升工程又更进一步,同时输送唐礼江、蔡国龙两位高层次人才,郝毅和刘杏娥两位银龄人才对嵊泗分院进行多重方式的柔性帮扶,这将有利推进嵊泗县人民医院的专科建设、学科建设和人才建设。
在签约仪式上,陈军提出了几点要求:四位柔性帮扶的专家来自不同的学科,希望做好调研、做好规划,切实帮助推进嵊泗分院的学科发展;我院相关职能部门人员,也需要定期到嵊泗分院,为医院的管理献计献策,帮助推进等级医院评审工作;帮扶以育才为先,在帮扶过程中,着力带动嵊泗分院的人才建设,留下带不走的专家团队;通过现场、远程等多手段结合推动嵊泗县人民医院医疗、教育、科研多方共同发展。
多管齐下
“山海”提升初见成效
经过半年的努力,我院专家们跋山涉水,为嵊泗百姓带来更高效、优质的医疗服务。
制订完善卒中、胸痛、创伤三大中心流程,助推县域危急重症救治能力。为提高嵊泗分院卒中、胸痛、创伤的救治速度,加强区域救治能力,服务广大海岛群众。专家们对所帮扶的三大中心进行了针对性的摸底,做到人员梯队、设备配置、专科建设等胸中有数,继而提出建设性的方案。
积极开展多项放射、病理、检验新技术,全面提升三大医技共享中心医疗服务能力。据医院实际及海岛患者疾病特点,放射影像先后开展了CT后处理新技术、CTA检查、磁共振脑静脉成像、脊柱全长DR拼接摄影等新技术。病理科开展快速病理检查技术,同时派遣两名病理科医生赴我院进修,改善病理诊断水平。检验科专家根据临床需要,积极开展尿电解质和尿肌酐检测、真菌鉴定与培养、检验标本规范化运送、乡镇分院HPV外送检测等新项目,为海岛群众不出岛就能做更多的检验项目提供更多选择。
重点帮扶专科学科建设稳步发展,持续强化牵头引领带动作用。我院协助嵊泗分院相关科室制订诊疗规范,加强科室医疗质量管理,积极开展学科新项目。消化内科、普外科、内分泌科、老年病科四个重点帮扶专科技术能力和质量水平得到切实提升。老年病科协助嵊泗分院进一步规范老年非瓣膜性房颤、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营养不良的诊治流程,常规化开展风险评估、评估结果的分析与记录,制定高危患者风险告知书;神经内科积极开展脑电图检查、眩晕的规范化诊治等项目;心内科开展疑难住院病人心超检查,半年共完成50余例心脏彩超;消化内科(内镜中心)开展胃肠镜检查、早期胃癌诊断技术、内镜下息肉摘除术等;截止到10月底,普外科完成各类手术33例,其中低位直肠癌根治术、远端胃癌根治术、腹腔镜辅助下结肠癌根治术、腹腔镜下腹膜外腹股沟无张力疝修补术均实现零突破。
以教促学,管理、指导双管齐下,以点带面,点面结合,多维度促进医院服务能力提升。在科教培训方面积极落实带教导师制,每位专家确定带徒1名,目前嵊泗分院已有6名年轻骨干医生成为专家带徒对象;已开展教学查房32次,专题学术讲座37次。
院感、护理管理专家根据医院实际和等级医院评审要求,完善修订医院护理、院感相关制度、流程、预案,实现科学管理;开展科室感染指标、消毒灭菌效果、手卫生依从性和正确性监测,组织开展院感质控人员培训;并积极为医院新冠疫情防控献计献策,全面指导医院感控工作,参与指导医院急诊科、ICU改造及花鸟分院新建楼设计方案拟定。
建立嵊泗分院与总院的远程会诊,充分利用我院先进设备优势,将远程教育、远程指导灵活融合。2021年8月,通过浙江省公共卫生网络平台实现我院专家在线实时查阅患者病例资料和会诊流程优化,让患者不出病区就能享受我院顶级专家的医疗服务,目前远程会诊8例。
实现输血和造血并重,利用“山海”提升工程契机,推进嵊泗分院基础设施建设,在县委县政府大力支持下,医院急诊科、ICU建设工程已审批立项即将启动,届时医院将拥有常态化运行的急诊、重症监护病房,为进一步提升海岛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保障群众生命安全提供保障。
文、供图/宣传统战部 吴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