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日期:2020年11月30日 星期一  今日天气: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默认
打破高龄手术『雷区』
全国少见的微创手术让她重获『心』生

83岁的朱奶奶(化名)告别了长达半年动不动就心衰发作的住院生活,这多亏了我院心脏大血管外科团队为其成功完成了经心尖再次二尖瓣生物瓣置换术。这是我院在微创心脏瓣膜外科领域的再突破,这一国内领先的微创技术使本已无法承受常规开胸换瓣手术的朱奶奶得到了救治,重获“心”生,且术后恢复迅速,该手术在国内的案例也为数不多。

朱奶奶10余年前做过心脏双瓣置换术,半年前感到胸闷、气急,来到我院就诊,被告知生物瓣已经退化。我院心脏大血管外科副主任(主持工作)何仁良主任医师说,有不少患者因为多年前心脏瓣膜疾病无法修复,最后选择了生物瓣置换。但是,生物瓣膜有一个最大的缺点就是使用寿命有限,平均只有10~15年左右,而部分患者因为存在尿毒症、血液系统或免疫系统等疾病而导致生物瓣膜老化速度加快,有人可能只用了5年甚至更短的时间就坏了,导致反复心衰。

这次朱奶奶出现二尖瓣生物瓣膜退化,只能通过再次开胸手术解决,可是年龄和身体状况都意味着,她不能承受大手术对身体的强烈冲击。

朱奶奶一开始选择了保守治疗,然而反复心衰的她成了医院的常客,每天面临猝死风险。最终,她和家人下决心接受经心尖再次二尖瓣生物瓣置换术。

折叠的人工生物瓣经过细小的管状输送系统经过心尖,精确到达二尖瓣区,记忆合金缓缓张开……作为心脏瓣膜外科领域的一种高精尖微创手术,何仁良与我院心脏外科首席专家、上海仁济医院薛松教授小心翼翼,花了两个多小时顺利完成了这场“心尖上的舞蹈”,朱奶奶的心脏“新阀门”置换成功。术后第二天拔管,第4天转入普通病房,一周后下地行走,朱奶奶的状况一天好过一天。

何仁良介绍,经导管瓣膜介入手术是近十几年来国外探索并逐渐开展的治疗瓣膜疾病的一项新技术,在欧美指南中,瓣膜介入治疗已被列为外科手术风险中高危患者的替代治疗方案。而经心尖瓣膜置换手术是在心脏正常跳动的状态下,经左侧第五肋间行一长度约5cm的小切口,暴露心尖部、做心尖荷包,通过介入导管输送人工瓣膜到心脏,瓣膜就位后释放并膨胀张开,替换原来的瓣膜,从而完成人工瓣膜置入,恢复瓣膜功能。这项手术大幅度地缩短手术时间,避免体外循环,最大限度地减少手术对患者的损伤。

文/宣传统战部 吴玲珑

摄/心脏大血管外科 陈绍稀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默认
© 红五星(杭州)数字文化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 0571-85358819
© Copyright 2017 浙ICP备0901949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