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日期:2019年06月25日 星期二  今日天气: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默认
启航腾飞 三墩院区运营一周年
患者至上 构建就医新模式 智慧引领 开启医院新时代

  一年,365天,坐落在杭州这座城市西北的我院三墩院区已经为十几万患者提供了8760个小时不间断的医疗服务,周边的居民已经熟悉了新的生活模式:家门口终于有了一家省级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看病首选三墩院区。

  忙碌的发药机器人、遍布住院楼和医技楼天花板上的小车物流,天轨康复系统……这些充满现代感和科技感场景的结合,让人有点恍惚:我真的是在一家医院里?在这里,一项又一项的“黑科技”不断提升着患者的就医体验,让医院被冠之以“未来医院”的美名;在这里,省内首创“中心制”诊疗模式,充分体现多学科联合诊治的优势,让医患双方都获益。

  6月28日,三墩院区投入运营一周年。自2018年7月至2019年6月,一年时间,两院区总门诊量同比增长84%,总出院人数同比增长47.9%,总手术量同比增长90.5%,收治病人病种数同比增加45.9%,急诊量同比增长120.3%……     

传承与创新


  不忘为医初心,牢记健康使命

  2018年底,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改革在我院顺利启航,以严静同志为党委书记,洪朝阳同志为院长、党委副书记的新一届党政领导班子开始全面履新。院党政领导班子积极贯彻落实省委、省卫生健康委党委关于公立医院加强党的建设的有关要求,发挥了把方向、管大局、做决策、促改革、保落实的领导作用,为两院区融合与腾飞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守初心,担使命。这一年来,医院始终以谋人民群众健康之福、解人民群众疾病之苦,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医院为初心和使命。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全面从严治党的重大决策部署,推动医院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深入开展,营造风清气正的院风院貌,全面推进清廉浙江、清廉医院建设工作。这一年,医院以更高站位、更大力度推动医院各项工作深化和发展,聚力聚焦“1+5”卫生健康总体改革攻坚战提档升级,全面致力于推进“医学高峰”建设,持续提升医疗服务水平,为全省卫生健康事业创新发展作出了新贡献。


  黑科技改变就医模式

  未来已来,智慧医院成现实

  浙江三墩院区致力于打造智慧医院,信息化的介入,大大改善了患者的就医体验。大量自助机投入使用、诊间结算、病区结算,艾米患教机器人、刷脸就诊等信息化手段,让就诊变得越来越轻松,智慧医院已现雏形。

  各种先进的技术和终端在三墩院区频频出现。如今,在三墩院区门诊,多台智能自助服务终端机已全部搭载最新的人脸识别功能,通过智能自助服务终端机的人脸识别功能,患者可实现建档、挂号、支付等功能,也就是说,只要刷一刷脸,不带医保卡、身份证也能做到看病无忧。

  病房里还出现了可爱的机器人“艾米”,它不仅有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功能,还有运送物品和消毒的功效,小小的机器人,承载着智慧化医院的脚步。

  来就诊的患者往往会被天花板上来回穿梭的蓝灰色箱子吸引,这是我省所有医院里规模最大、运送能力最强的宽箱体小车物流系统。它就像一个个快递小哥或空中的士,将急需的物资,如药品、手术器械等,在一两分钟就可以送到不同楼层的各个病区、手术室、病理室、药房、护士站、检验室的物流小车停靠站。这样的停靠站总共有37处站点,63台小车每个月至少要跑4000多公里,一年内收发车次4万余次。以前手术室里的手术器械,需要外勤人员人工运送。如今通过物流小车,可以直接从供应室送到手术室;包括采集到的患者血液样本,也通过物流小车第一时间送去检验,真正做到了分秒必争。

  如果要评选三墩院区最忙碌的员工,那么西药房里的两位“发药机器人”,可算得上是当之无愧的“劳模”。白天一刻不停地分发药品,即使到了下班时间,这两位“劳模”也一刻不停歇,扫描药品的二维码完成药品的自动上架。一年下来,两台发药机器人不分昼夜地工作着,全年调配量超过24万件,为20.8万人次患者取药,占西药房总调配量的90%以上,药品调配准确率高达100%,95%的患者能在两分钟内完成取药。


  管理手段更智能、设施更先进

  服务范围不断扩大,构建更佳就医体验

  在智能先进的现代化管理工具下,我院运行有效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在医院行政楼的三楼,有一个神秘的“超强大脑”,这是医院的智能管理中心,整个医院里有资格进入这个办公室的没几个人,整整一面墙是一个大屏幕,上面显示了各种数据和信息。点击“设备管理”,整个医院的设备运行情况 就都出现在了屏幕上,比如电梯、照明、空调等一目了然。点开“门诊数据”,当天来门诊的统计数据也都跳了出来。这个“大脑”24小时监控着医院的每个角落,确保万无一失。

  在这个超强大脑指挥中心的隔壁,建有目前杭州超一流的智能化“模拟医学中心”,是培训医学生的实践基地,整个系统模拟了真实的就医环境,几乎覆盖每个科室门诊、手术的就医过程。它就好比是一家“小医院”,让年轻医生有更多实践经验,目的是让他们通过实践提高医学经验,把错误留在模拟医学中心,把安全带给患者。

  我院也是浙江省老年医学研究所和浙江省老年医学重点实验室的挂靠单位,研究所所长和实验室主任为院党委书记严静。作为省内一流重点实验室,它由开放实验室、干细胞实验室、样本库、PCR研究中心和抗衰老中心5个部分组成。其中,PCR研究中心里拥有临床基因扩展实验室,不久的将来,在这里可以开展临床基因检测以及药物基因组学的研究。

  为了满足周边群众的健康需求,三墩院区住院病房从2018年8月最初的11个科室到现在已经容纳24个科室,包括所有外科病房、部分内科病房、日间病房等,接下来将陆续开放一期1200张全部床位,儿科病房也将在近期开放,病区的设置也采用中心制模式,为患者提供全方位、更便捷的住院医疗服务。

  这一年来,医院各项质量指标持续向好,服务能力、服务质量不断提升。不断完善便民服务措施,树立主动服务意识,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着眼细节,积极改进,患者满意度保持稳定。据每月的门诊患者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综合满意度一直保持在99%左右。这一年,两院区近800人次医护人员收到了来自患者最诚挚的的感谢,一封封感谢信是良好医患关系的见证。这一年,近150位医护人员退交红包回扣近30万元,见证着清廉医院建设的有序深入推进。


  诊疗中心制

  “最多跑一次”全面升级2.0版本

  三墩院区采用目前国内少有的诊疗中心制模式,门诊19个诊区,22个诊疗中心,开设一站式服务中心,将专科都涵盖在诊疗中心内,每个中心特有的检查也可以在中心内完成。

  三墩院区运营一年,挂号量约 57 万人次。患者挂错号,无需退号重新挂号,首诊医生在挂号单上签字后,患者直接到对应的门诊科室就诊,不用再来回奔波。门诊患者就诊结算后,到门诊预约中心一次完成所有检查的预约,按时去检查科室完成检查,患者只要跑一次。灵隐院区CT和超声基本在预约当日完成检查,胃肠镜和磁共振预约3日内完成检查,患者满意度较高。

  “最多跑一次”深入推进。2018年,两院区预约辅助检查总数19万人次。2019年上半年,三墩院区约15万人次预约辅助检查,灵隐院区约9万人次预约辅助检查,其中住院检查12万人次,门诊检查11万人次左右。预约辅助检查人数大大增加,患者无需多跑。住院患者开出辅助检查,由病房护士站电脑发送至预约中心,完成预约后在护士站打印导引单,送到患者手中,按时去检查科室完成检查,预约过程患者一次都不用跑。

  不断优化的就诊和检查流程,让“最多跑一次”不断深化,这一年,住院患者中20多万项检查预约无需跑腿,50多万人次门诊患者,若有辅助检查的预约都只需要跑一次。

  “最多跑一次”不断衍生,智慧结算全面铺开,从住院的床边结算,到门诊智慧结算再到诊间结算率都逐月攀升,随着刷脸就诊的全面铺开,患者动动手指,眨眨眼睛就能够实现就诊和结算。办理出国、出境带药的流程日益简化,直接在医院端就可以进行审批备案,不用再从医保局到医院两边跑;上海市医保也可以在门诊实时结算;实现“两卡融合、一网通办”,成为浙江省首批接入浙江区块链电子票据平台的医院,实现看病“不用排队”、票据电子化实现无纸化就医……一项项新举措,将“最多跑一次”落到实处。


  打造西湖区15分钟急救便捷圈

  让急救就在身边

  三墩院区投入运营后,门急诊量日益攀升,一年时间,门急诊量累计57.3万人次,急诊科共接治8万余名急诊患者,抢救危重病人近6000例。成功救治电击伤、脾破裂、多发伤、脑动脉瘤破裂、心脏骤停、重大创伤、严重心血管疾病、休克、感染、呼吸衰竭等各类危重病人,得到了广大老百姓的一致认可。

  三墩院区的急诊急救覆盖了城西北区域,大大方便了居民就诊,形成西湖区15分钟急救便捷圈,为三墩及周边附近市民解决了实际困难。预计2019年两院区急诊量将突破10万人次/年,抢救危重病人超过7000例,将跻身杭州市急诊总量前茅医院之列。

  医院通过不断完善院前急救、院内危重病救治流程和制度规范以及应急能力的培训,努力提高各个科室组织协调、快速反应、高效处置的能力,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实现院内绿色通道与院前急救系统的无缝衔接,发挥院前急救在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创伤中心建设的作用,进一步提升了急重症病人的救治水平。

  一年来,胸痛中心急性胸痛急诊造影人数同比增长近260%;卒中中心手术总数近500台,实现多例高龄取栓;创伤中心建立了多学科联合的创伤救治团队,建成预警联动机制,开放创伤患者就诊的绿色通道,大大提高了创伤的救治速度,加强了区域创伤救治能力,以骨科为例,2018年9月三墩院区骨科两个病区启用到2019年6月底,出院人数同比增长108%,手术量同比增长187%。


  打通养老服务“最后一公里”

  “西湖模式”纵深发展,打造浙江省康养体系建设标杆

  十九大报告指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推进医养结合,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前不久,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考察杭州社区养老,重点提出打通养老服务“最后一公里”。

  推进医养结合,成为各级党委政府加强老龄健康服务的着力点。我院在这方面探索的意义在于实现了“医”和“养”的深度结合,走出了“养老院里看不了病,医院里养不了老”的困局。2017年,我院与西湖区政府签约托管西湖区中西医结合医院,实行“病区医疗托管,门诊重点扶持”模式,在社区医院开设“三甲标准病房”,集社区康复、医养融合、安宁照护的有机结合形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建立“西湖模式”,有效整合医联体医疗机构内与社区中的照护资源。

  两年来,我院在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指导与合作、推动医院-社区-家庭之间的无缝转诊体系、促进健康老龄化工作、医养护康一体化管理等方面不断努力作出探索和实践,启动浙江省医养护一体化长期照护人员培训项目,组建浙江省老年病专科联盟及浙江医院高水平医联体,打通医养护一体化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这一年来,“西湖模式”正在不断向纵深推进。与佳源医养集团、富春江集团(富春江曜阳老年医院)签约合作,积极探索与社会办医养老机构的合作模式,致力打造社区养老样本。接下来,我院将继续深化、推广“西湖模式”,展开更广泛的深入合作,努力打造医养护融合的行业标杆,为老百姓带去更优质的医疗照护服务,全力助推老年医疗卫生事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有情怀、有温度

  人文治院,促两院区共腾飞

  2018年6月28日,三墩院区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 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大型义诊活动开启运营,当天义诊3000余人次。今年的6月28日,“风雨兼程六十五年不忘初心 薪火传承两院区牢记使命——浙江医院三墩院区投入运营一周年”大型活动如约举行。我院副院长宋柏杉携临床科室40多位副高以上职称专家,现场发放一千余个免费专家号,为患者提供了一次优质、温馨的医疗服务,受到一致好评。

  一年来,两院区始终以公益为抓手,将健康传递给千家万户,将急救知识送至社区、家庭,将温暖传输给大众。这一年开展近500场健康讲座和义诊,同比增长12%,全年发放各种健康宣传册6万余册,受益群众近10万人次。

  “志愿精神,薪火相传”,三墩院区有一个志愿者服务中心,拥有一支有温度、有情怀的公益队伍——“五四”志愿者服务队,他们出现在患者需要的地方,志愿者文化编织出医院一道靓丽风景线。“向阳花·守护生命——浙江医院安宁志愿服务项目在今年的浙江省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中收获铜奖。

  在医院院史文化陈列馆中,收藏着一张特别的版刻画,描绘了大雪纷飞日,七名医护人员从家里赶来医院,对一位穿着单薄草鞋的老伯进行抢救的场景,这是1960年著名版画家张漾兮刻画的我院工作人员的工作场景,如今这幅画就体现在了三墩院区门诊大厅的巨型浮雕上,同时将焦点汇聚于“臻德精术”的核心价值观和“创建具有鲜明学科特色的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综合性医院”的医院愿景,使来院的每位患者,都能感受到医院悠久的历史传承和文化底蕴。准备中的“深耕65载,品质创未来”医院特色文化墙,在建的“浙江图书馆浙江医院分馆”,设施完善的职工健身馆、篮球场、羽毛球场,芳香四溢的咖啡吧……所有的一切不仅传递着浙医人为大众对健康全力以赴的情怀,更是浙医人引以为傲的“家”的温暖。

  “我们都在努力奔跑,我们都是追梦人”!这一年,是三墩院区运营一周年,这一年也是我院成立65周年。65载传承和收获,又是一个新的起点。“一份情怀、久久耕耘、百分精术、万分责任”,这一年,医院站在新起点,朝着已来的未来,努力奔跑,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大众健康全力以赴,为建设好“健康浙江”实现“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文/宣传统战部 吴婧

  摄/摄影协会 王钱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默认
© 红五星(杭州)数字文化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 0571-85358819
© Copyright 2017 浙ICP备0901949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