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日期:2019年04月25日 星期四  今日天气: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默认
医事感悟

木槿花开,我与浙医共成长

  悠悠西子湖,缈缈浙医声。杏林春又暖,山人踏歌归。只不过在洪流中打了一个盹儿,一颗心便飘游在了浙医一方,然后,生根,发芽。 

  2018年7月,怀着一颗向往的心来到了浙医。初到浙医,便为之吸引,还不曾熟悉更多的“好”,就想向全世界宣告,遇见浙医是多大的恩慈。我喜欢灵隐院区那花园般的景致,氤氲西子灵气生生不息;也喜欢三墩院区那高端大气的外衣与设备,立于繁华都市而意气风发,砥砺前行;更喜欢领导们一张张慈爱亲切的脸庞,温和而又励志的语言,还有同事们的多才多艺,贴心与友爱。

  浙医,教会了我仁爱与宽容。初来乍到,培训中精彩绝伦的迎新联欢会,会后惊喜的庆生仪式,还有散场后收到的礼物……都让我们感受到家的温暖;浙医,教会了我感恩与自信。初入急诊,迷茫、无助,然而这里的每一个白衣天使却以最热忱的爱迎接我们,慷慨地将瘦如指缝的时间赠予我们。爱,是可以传染的,老师们于我,我之于老师,于患者;浙医,教会了我隐忍与奉献。身为急诊的一员,从来都知道,这是没有硝烟的战场。所有的医护人员,都像陀螺一般,围着各种急危重症患者高速运转,即使是除夕夜,也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手不停挥,脚不沾地,还要带个脑袋去思考,带颗心来祈平安;浙医,给予每个员工最崇高的爱,教会我成长,我让爱延续,任它蓬勃,蓬勃成一个圣洁的天堂。经年以后回味,这些一定是人世最美的恩慈!

  文/三墩院区急诊科 张洪


治病,也要治心

  4月15日-21日是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今年的主题是“科学抗癌,关爱生命”,副主题为“抗癌路上 你我同赢”。4月15日一大早,恶性黑色素瘤治疗后出院的汪先生发了一段微信给肿瘤内科主任刘杏娥,“这一年多的时间里,看到这里有一群如天使般美丽和善良的医生和护士。衷心的感激!”病房里,胃癌患者陈女士的儿子找到她,很开心地分享:“刘主任,我妈妈今天从病房走到了2号楼,今天挂进去三瓶营养液,还吃了点水果和零食。”  

  老丁的英文很好,杜女士的孩子很有出息……刘杏娥对患者的家庭情况如数家珍。“主任,他家孩子的事你怎么知道?”科室里的小年轻经常诧异于她对患者的了解,“不了解,拿什么帮他们缓解病魔带来的焦虑和惶恐?”

  肿瘤内科医生治病,也要治心。谈癌色变,临床中很多癌症患者是被吓死的,他们中相当一部分人死于严重的心理休克和极度的恐惧、悲观、绝望等恶劣情感;也有很大一部分患者治疗效果欠佳,主因是精神情感不利于肿瘤的治疗与康复。经常有人问,癌症患者本人要不要知道病情?“我的主张是要,但要部分地说,不过于详细。”认识癌症是一种慢性病,从医学心理学的角度,对许多癌症患者是起到安慰作用的。在刘杏娥的治疗经历中,很多患者在知情后反而能更积极主动地配合治疗,真诚告知、坦然接受,好过遮遮掩掩、模模糊糊。

  “这么多年来的一大感触,就是肿瘤患者的家属有时比患者本人承受了更多。”刘杏娥感慨地说。肿瘤内科的医生们通常不对患者本人事无巨细地讲述病情,转而将更详细的情况告知患者家属。一面要在患者面前坚强,一面要眼睁睁地看着亲人受病痛折磨,癌症患者家属心里的苦,可想而知。刘杏娥总是强调这样的医患沟通——这种安慰,不是欺骗,符合科学,符合实际,“家里出了癌症患者,不管患者活多久,经过我们的沟通努力,心理安慰,让患者和家属都坚强、坦然地接受,可以平静地谈论、规划生前死后。”

  文/宣传统战部 吴玲珑

  供图/肿瘤内科 江皓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默认
© 红五星(杭州)数字文化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 0571-85358819
© Copyright 2017 浙ICP备0901949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