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下午,浙江省医疗卫生“山海”提升工程签约仪式在杭州举行。32个山区海岛县人民政府、包括我院在内的13家省市级三甲医院和浙江省卫生健康委共同签订合作框架协议。我院与嵊泗县人民医院和柯城区人民医院建立了合作关系。
4月22日上午,我院与嵊泗县人民政府签订合作办医细化协议,迈出“山海”合作第一步。我院党委书记严静、副院长宋柏杉、医务部副主任杨杰、急诊科副主任赵峻峰,嵊泗县委副书记、县长杨松,县委常委(县政府党组成员)陈完章,县政府办相关领导,县卫健局党委书记、局长沃宏伟,县人民医院院长蔡威克等出席签约仪式。签约仪式上,我院副院长宋柏杉与嵊泗县委常委陈完章分别代表我院与嵊泗县政府签署合作办医协议。我院党委书记严静与嵊泗县委副书记杨松共同为“浙江医院嵊泗分院”揭牌,我院嵊泗分院正式挂牌。
4月28日上午,我院与衢州市柯城区人民政府签订合作办医细化协议,与柯城区人民医院建立合作关系。我院衢州分院正式挂牌。
强化三大中心,学科与人才引领结合
确保医疗资源下沉到位
继续深化“双下沉、两提升”,对标“山海”提升工程布局,我院精准对接合作医院的需求,进一步细化帮扶内容,确保医疗资源下沉到位、落到实处。
我院一直致力于深入推进胸痛、卒中、创伤三大救治中心能力建设,极大助推县域危急重症救治能力和抢救成功率的提升。近年来,我院三大中心建设已成规模,胸痛中心依靠顺畅的区域协同救治机制,为胸痛患者提供高效、便捷、最优的诊治方案;卒中中心开辟脑卒中急诊绿色通道,由脑科中心医生24小时值守,在省内率先成立脑科中心,采用一站式、全方位、规范化管理理念,以实现各学科充分融合、亚专业优势互补,每年脑血管病血管内介入诊疗量及治疗性病例名列浙江省内医院前列;创伤中心建立多学科联合的创伤救治团队,运用预警联动机制,开放创伤患者就诊绿色通道,大大提高了创伤的救治速度,加强了区域创伤救治能力。
根据“山海”提升工程 “3342X”的布局,我院充分发挥在专业技术、学科建设、人才队伍等方面的优势,努力实现输血+造血,全面提升嵊泗县人民医院和柯城区人民医院在卒中、胸痛、创伤三大救治中心能力建设以及三大医技共享中心的医疗服务能力。同时根据各自特色和需求,帮助嵊泗县人民医院逐步建立一支稳定的急诊队伍,完成医院重症医学科病房建设,提升医院急危重症病人抢救能力,形成相应重点学科区域核心竞争力;托管柯城区人民医院康复科,帮助柯城区人民医院相关业务、管理指标达到浙江省三级乙等综合性医院标准。我院还将通过派出管理团队和技术团队对两家医院的管理、临床、科教、公共卫生等进行指导、扶持,以显著提升两家医院的整体医疗服务水平,提升群众就医及医务人员的满意度。
针对县级医院医疗卫生人员队伍的现状,“授人以鱼”的同时加大力度“授人以渔”,我院将长期或阶段性派驻下沉专家,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同时充分利用我院设置先进的医学模拟中心的优势,将远程教育、远程指导和接收合作医院医疗卫生人员实地进修灵活融合,“输血”和“造血”兼顾,为合作医院留下一支带不走的优质医疗队伍。
献礼建党百年,智慧助力
推进医疗资源区域均衡布局
我院将全方位推进合作医院在医院管理、科研、信息化建设等方面的建设。我院着力创建智慧医院,以智慧化贯彻“最多跑一次”,智慧集成的双向转诊信息平台、云影像系统建立、人工智能与远程心电血压监测联盟、疫情期间智能陪护系统迅速上线、智能化后勤管理……互联网+医疗和大数据的充分运用,使得信息充分共享,患者就诊转诊更为便捷,持续深入提升患者的就诊满意度。我院的“互联网医院”使得患者足不出户就能“掌上问诊”,疫情期间更是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方便的云上就诊模式,也将渗透到合作的山区海岛县级医院,地域和交通将不再是阻碍因素,有互联网的地方,患者就能够方便就诊。智慧化医院建设带来的便利,将通过“山海”提升工程源源不断地输送至合作医院,助推合作医院的智慧化建设,提高合作医院的医院管理水平,促进合作医院信息化建设更上新台阶,最终提升患者的满意度。
严静表示,献礼建党一百周年,医疗卫生“山海”提升工程是一项山海群众翘首期盼的惠民工程。我院将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党建联动带动业务联动,以党员带头促进群团合力,致力于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打造“双下沉、两提升”的升级版,全力助推全省医疗资源有序高效联动、区域均衡布局,为我省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共同富裕示范区加速建设提供全新样板。
文/宣传统战部 吴婧、郭俊
供图/宣传统战部 郭俊